搭好标准平台 助推实践应用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质量管理分院社会责任与信用研究室主任周莉
我国信用标准化工作从2000年初开始启动,做了一些前期的预演,也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005年国标委批准成立了信用标准化工作组,以这个平台为基础开展我国信用标准化工作。
由于信用最初是来自金融领域,所以最开始信用标准化工作还是集中在企业信用,当时主要侧重在信贷、纳税、合同、质量四个方面。201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出台,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做了更加宽泛、更加准确定位,信用标准化工作又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今年2月底,国标委正式批准成立了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把与社会信用有关的社会成员单位代表,以及来自于各领域各专业、高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也吸收了进来。搭建这个平台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吸收各方对于信用标准化工作发展的需求,解决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对信用标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2005年成立工作组到现在为止,发布的国家标准已经有29项,立项在研的国家标准已经达到了22项,基本搭建了一个信用标准体系框架。
2015年,10余项国家标准集中发布,其中有一项就是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统一信用编码规则,这统一了所有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的18位编码。目前正在制定的,也就是今年年底马上要发布的4项国家标准,包括像数据源,包括像编码的操作规范等。
目前,正在做的基础通用标准,包括信用的基本术语、信用标准化总体架构、信用的主体标识等。已经发布的信用评价指标,也是未来在各个地方和领域统一企业信用评价的基本指标。
下一步,将着重推进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搭建好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个平台,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以相互交流组织架构。这个组织架构既能够吸收各方对于信用标准建设的需求,也能够把国内对于信用标准化的需求反映到国际。
二是进一步充分完善当前的社会信用标准体系,夯实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一方面加紧研制基础的、通用的标准,另一方面把当前亟须的标准规范在全国推广应用。比如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正在做的公共信用信息标准,包括公共信息采集规范、公共信用信息数据目录规范、公共信用信息结果规范、公共信用信息公示规范等。目的是让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能够和各地方、各部委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三是要大力推动信用标准的宣贯实施试点和应用工作。标准制定出来不是结点,只是一个起点,更多的是要进行标准的实施应用,也就是标准化。下一步要加大对当前标准的宣贯实施力度,包括试点应用的力度,希望与有需求的单位联合起来,开展定向的、有针对性的宣贯实施工作,推动现有标准指导实践、应用到实践中去。
四是紧跟社会信用体系部际联席会议工作,对顶层的、重点的、急需的国家标准建设需求进行研究。
希望借助全国性标准委员会这个平台,真正有效地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标准角度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 |
企业信用等级评定 |
![]() |
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评定 |
![]() |
质量、服务诚信单位评定 |
![]() |
质量、信用AAA级单位评定 |
![]() |
重服务守信用企业评定 |
![]() |
中国***行业诚信单位评定 |
![]() |
诚信经营示范单位评定 |
![]() |
诚信企业家评定 |
![]() |
招投标企业信用评定 |
![]() |
高新技术企业信用等级评定 |
![]() |
企业资信等级评定 |
河南银信企业信誉评估有限公司 电话:0371-65828592 手机:15516927909 联系人:张经理